2022-05-19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与其它电池的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电解质是稳定的,但锂离子电池是特殊的。在阳极上形成钝化膜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其主要目的是将阴阳两极隔开,但离子仍能通过。薄膜不仅能让电池系统稳定,而且还能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但会对电池的容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电解质氧化是在阴极上发生的,其会永久降低电池容量。
为了防止膜变得过于严格,添加剂与SEI层形成期间消耗的电解质混合。在进行评估时很难跟踪它们的存在。这使得添加剂包括其成分和使用量,都成为了商业机密。添加剂为碳酸乙烯(VC),这种化学物质提高了锂离子的循环寿命,特别是在高温度的环境下,根据使用和寿命的不同,它具有较低的内阻。
对于大多数商用锂离子电池,SEI层会在电池温度为75-90°C(167-194°F)时分解。电池的类型和充电状态(SoC)会影响在高温下的击穿。没有适当的冷却,可能会发生自热行为,导致热失控。对18650电池的实验室测试表明,这种热事件可能需要两天才能完成。锂离子电解质的可燃性也是一个问题,通过添加剂或开发非有机离子液体,已经进行了生产不可燃或降低可燃性电解质的实验,研究了锂离子在低温下的调控。
液体电解质的干燥或缓慢转化为固体形式是另一个老化事件,降低锂离子的性能。电解质的流动性是另一个与电池所有化学物质有关的健康指标,因为电解质耗尽,锂离子电池就会报废。
上一页:浅谈锂离子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下一页: 锂电池的电解液价格是怎么计算的?
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在电池的正电极上产生,产生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移动到负极。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微孔较多。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嵌入在碳层的微孔中。锂离子嵌入越多,充电容量越高。类似地,当电池放电时(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入在负极碳层的锂离子会逃逸并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对电池性能影响很大,电解质的化学稳定要求很高,特别是在较高的电势和温度环境下,不容易分解,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正极和负极材料必须是惰性的,不能浸出。由于锂离子电池的高充放电电位和锂嵌在负极材料中的高化学活性,要求电解液为有机化合物
磷酸铁锂电池是指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种类繁多,主要有锂钻酸、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其中,锂钻酸是目前大多数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而其他正极材料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在市场上批量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也是锂离子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详解. 具体地说如下:物料准备——匀浆——涂布——碾压——分切——烘烤——卷绕——入壳——激光焊——烘烤——注液——预充——封口——清洗——老化——全检——入库——出货;——搅拌、涂布、卷绕、检测为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工艺。1、浆料
低温锂电池是专门为化工电源性能中固有的低温缺陷而设计的一种电池,一般采用VGCF和比表面积(2000500)㎡/ g活性炭作为阳极和阴极材料,电解液为特殊添加液,可保证电池低温放电功能,高温70℃使用24h容量变化率≦0.5%,具有常规锂电池安全存储
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原料石墨的需求将会增加,有必要满足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大型电动汽车电池需要大约25公斤(55磅)石墨来制造锂离子阳极,因此有人猜测,这种需求可能会超过供应。石墨具有耐热性、导电性和导热性、耐腐蚀等特点,其比铝轻。除